長期演進技術

约彩365app官网下载安装 📅 2025-07-01 10:56:37 ✍️ admin 👁️ 5768 ❤️ 347
長期演進技術

「LTE」重定向至此。关于其他用法,请见「LTE (消歧义)」。

截至2018年8月,長期演進技術的全球部署: 使用中 正在部署 正在規劃 無

長期演進技術(英語:Long Term Evolution,縮寫:LTE)是電信中用于手机及數據終端的高速无线通讯标准,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過渡到4G的版本,俗稱為3.9G。该标准基于旧有的GSM/EDGE和UMTS/HSPA网络技术,并使用调制技术提升网络容量及速度[1][2]。

長期演進技術该标准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于2008年第四季度于Release 8版本中首次提出,并在Release 9版本中进行少许改良。

世界第一张商用長期演進技術网络于2009年12月14日,由TeliaSonera電信在挪威奥斯陆和瑞典斯德哥尔摩提供服务[3]。長期演進技術是给予拥有GSM/UMTS网络的运营商最平滑的升级路线,但因2008年美國高通公司宣佈放棄EVDO的平滑升级版本超行動寬頻(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使得拥有CDMA网络的运营商如美国Verizon Wireless(于2010年铺设完成美国第一张大面积覆盖的長期演進技術网络)[4][5]、中国电信和日本KDDI迁移至長期演進技術网络。因此長期演進技術预计将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全球通行的无线通讯标准,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网络所使用的频段不同,只有支持多个频段的手机才可以实现「全球通行」。

雖然長期演進技術被電訊公司誇大宣传为“4G LTE”,實際上它不是真正的4G,因為它沒有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要求的4G標準(也就是國際行動電信升級版(英语:IMT Advanced));LTE-A才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要求的4G標準[6][7]。

概要[编辑]

LTE上網速度對比

LTE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标准。LTE的当前目标是借助新技术和调制方法提升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如新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于千禧年前后提出。LTE的远期目标是简化和重新设计网络体系结构,使其成为IP化网络,这有助于减少3G转换中的潜在不良因素。因为LTE的接口与2G和3G网络互不兼容,所以LTE需同原有网络分频段运营。

LTE最早由NTT DoCoMo在2004年于日本提出,该标准在2005年开始正式进行广泛讨论[8]在。2007年3月,LTE/系统架构演进测试联盟(the LTE/SAE Trial Initiative,LSTI)成立。作为供应商和运营商全球性合作的产物,LSTI致力于检验并促进LTE这一新标准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普及[9][10]。该标准于2008年12月定案。世界第一张商用LTE网络于2009年12月14日,由TeliaSonera在奥斯陆和瑞典斯德哥尔摩提供数据连接服务,该服务须使用上网卡。2011年,北美运营商开始LTE商用。MetroPCS在2011年2月10日推出的三星Galaxy Indulge,该手机成为全球首款商用LTE手机[11][12]。随后Verizon于3月17日推出全球第二款LTE手机HTC ThunderBolt[13][14]。CDMA运营商本计划升级网络到CDMA的演进版本UMB,但由于高通放弃UMB系统的研发,使得全球主要的CDMA运营商(如美国的Verizon无线、Sprint Nextel和MetroPCS,加拿大的Bell移动和Telus移动,日本的KDDI,南韓的SK電訊,中国的中国电信,台灣的亞太電信)均宣布将升级至LTE网络,或是升级至WiMAX(俄罗斯与韩国)。LTE Advanced是LTE的下一代网络,该标准于2011年3月定稿[15]之后开始提供服务。[16]

LTE网络有能力提供300Mbit/s的下载速率和75 Mbit/s的上传速率。在E-UTRA环境下可借助QOS技术实现低于5ms的延迟。LTE可提供高速移动中的通信需求,支持多播和广播流。LTE频段扩展度好,支持1.4MHz至20MHz的频双分工和时双分工频段。全IP基础网络结构,也被称作核心分组网演进,将替代原先的GPRS核心分组网,可向原先较旧的网络如GSM、UMTS和CDMA2000提供语音数据的无缝切换。[17]简化的基础网络结构可为运营商节约网路运营开支。举例来说,E-UTRA可以提供四倍于HSPA的网络容量。[18]

特性[编辑]

参见:E-UTRA

LTE中的很多标准接手于3G UMTS的更新并最后成为4G移动通信技术。其中简化网络结构成为其中的工作重点。需要将原有的UMTS下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结合网络简化为全IP扁平化基础网络架构。E-UTRA是LTE的空中接口,他的主要特性有:

峰值下载速度可高达299.6Mbit/s,峰值上传速度可高达75.4Mbit/s。该速度需配合E-UTRA技术,4x4天线和20MHz频段实现。根据终端需求不同,从重点支持语音通信到支持达到网络峰值的高速数据连接,终端共被分为五类。全部终端将拥有处理20MHz带宽的能力。

低网络延迟(在最优状况下小IP数据包可拥有低于5ms的延迟),相比原无线连接技术拥有较短的交接和建立连接准备时间。

加强移动状态连接的支持,如可接受终端在不同的频段下以高至350km/h或500km/h的移动速度下使用网络服务。[19]

下载使用OFDMA, 上载使用SC-FDMA以节省电力。下行资源包括频率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即既有频分复用,又有时分复用,又有空分复用。ETSI TS 136 211规范定义了Resource Block资源块(LTE下行链路)是下行链路上可以分配给一个用户的最小资源单位。一个资源块包括12个子载波且持续一个时隙的时间;一个时隙持续0.5毫秒,包含了7个OFDM符号(symbol);而每个OFDM符号(symbol)占据了12个子载波的频率资源。

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通信,并接受使用同样无线连接技术的时分半双工通信。

支持所有频段所列出频段。这些频段已被被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用于IMT-2000规范中。

增加频宽灵活性,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频点带宽均可应用于网络。而W-CDMA对5MHz支持导致该技术在大面积铺开时会出现问题,因为旧有标准如2G GSM和cdmaOne同样使用该频点带宽。

支持从覆盖数十米的毫微微级基站(如家庭基站和Picocell微型基站)至覆盖100公里的Macrocell宏蜂窝基站。较低的频段被用于提供郊区网络覆盖,基站信号在5公里的覆盖范围内可提供完美服务,在30公里内可提供高质的网络服务,并可提供100公里内的可接受的网络服务。在城市地区,更高的频段(如欧洲的2.6GHz)可被用于提供高速移动宽带服务。在该频段下基站覆盖面积将可能等于或低于1公里。

支持至少200个活跃连接同时连入单一5MHz频点带宽。[20]

简化的网络结构:E-UTRA网络仅由eNodeB组成。

可以交互操作已有通信标准(如GSM/EDGE, UMTS和CDMA2000)并可与他们共存。用户可以在拥有LTE信号的地区进行通话和数据传输,在LTE未覆盖区域可直接切换至GSM/EDGE或基于W-CDMA的UMTS甚至是3GPP2下的cdmaOne和CDMA2000网络。

支持分组交换无线接口

支持群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 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frequency Network)。这一特性可以使用LTE网络提供诸如移动电视等服务,是DVB-H广播的竞争者。

LTE-TDD[编辑]

分时长期演进(英語:Long Term Evolution,Time-Division Duplex,简称“LTE-TDD”)是基于3GPP长期演进技术(英語:LTE)的一种通讯技术与标准,属于LTE的一个分支。该技术由上海贝尔、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大唐電信、華為技術、中興通訊、中國移動、高通、ST-Ericsson等業者共同開發。

TD-LTE是LTE-TDD的商业名称,它是由中国移动等主导创立的TD-LTE全球发展倡议组织(GTI, Global TD-LTE Initiative)推动支持的LTE-TDD标准化与商业化项目。[21][22]

TDD即指时分双工(英語:Time-division duplex),LTE更加普遍使用的是FDD即频分双工(英語:Frequency-division duplex)。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媒体普遍将TD-LTE宣传为中国国产标准,事实上其技术属于LTE(長期演進技術)。[來源請求]正因为都是LTE的分支,LTE-TDD与LTE-FDD标准的重合度很高,差别不大,也各有优缺点。[來源請求]两者分别跟3G的TD-SCDMA和WCDMA的继承性不大,LTE-FDD跟WCDMA的继承性甚至更小。中国政府和企业是TD-LTE的主要推动者。LTE-TDD技术主要吸引了三类运营商,分别是:PHS运营商、WiMAX运营商、以及大量持有持零散频谱的非对称频段的小规模运营商。

LTE-FDD和LTE-TDD统称为4G(第四代流動通訊技術),并受国际电信联盟认可。LTE的升级版LTE-Advanced(LTE-A)的第一个标准化版本为3GPP R18, 于2022年开始制定。

TD-LTE的频率分配因国家而异。美国一个在建的LTE-TDD系统使用了2496-2690MHz的Band 41频率资源。中国也将Band 41分配给了LTE-TDD。另外,中国还将band 39(1880-1920MHz)分配给LTE-TDD使用。在英国,一个商用LTE-TDD网络使用了3.5/3.6GHz(Band 42,43)频段。

对于WiMax运营商来说,同样使用单一频段的LTE-TDD是很好的网络替代和升级技术,因为LTE-FDD都是上行下行分开频段,现有的WiMax营运商都没有这类型的频段和执照。

历史[编辑]

LTE-TDD项目于2007年12月26日,LTE-TDD是LTE技术中的TDD模式,是采取时分双频的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帧结构参照了TD-SCDMA,但前者基于LTE技术,后者基于CDMA技术,没有直接联系。[23]

2012年1月18日下午5时,国际电信联盟在2012年无线电通信全会全体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将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技术规范确立为IMT-Advanced(俗称“4G”)国际标准,中国主导制定的LTE-TDD-Advanced同时成为IMT-Advanced国际标准。

世界各地商用情况[编辑]

至2012年末,世界各地有十多家运营商已经或计划使用LTE-TDD,不过这在全球一百余个LTE网络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來源請求]另外由于WiMAX在4G标准的争夺上已经落败,WiMAX论坛于2012年将LTE-TDD纳入WiMAX 2.1规范,WiMAX运营商也开始将设备升级为LTE,其中相当一部分会是技术较为接近的LTE-TDD。[來源請求]

日本:

日本软银的LTE-TDD网络已于2012年2月24日正式商用,已经发展用户3万多。[24]2012年10月9日日本软银發布了6款TD-LTE智能机。[25]

台灣:

台灣的4G LTE在不同頻段中的使用執照是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國碁分別於2013年首次取得[26],其中,中華電信於2015年 12 月取得 FDD LTE 2600MHz 最大頻寬 2 x 30MHz 隔年三月正式上線,新增的一個頻段使其增加了 3CA 三頻聚合(三載波聚合)的服務,為首家提供此服務的電信業者[27],台灣目前主要使用的頻率為1800 / 900 / 700MHz,分別表示 Band 3(B3)、Band 8(B8)、Band 28(B28)的頻段。

2015年12月7日,亞太電信、遠傳電信分別取得D5、D6各25Mhz的TD-LTE 2600Mhz頻段(Band38)。亞太電信已於2017年下半年開通台灣首個TD-LTE網絡。

香港:

中國移動香港的LTE-TDD 2300Mhz网络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商用。下载速度约为40Mbps上传速度约为1.5Mbps。[28][29]

和記電訊3香港LTE-TDD 2300Mhz也在2013年正式啟用

美国:

美国运营商Clearwire(英语:Clearwire)原为WiMax网络运营商,计划于2013年在2496-2690MHz频段上提供LTE-TDD服务。[30]

印度:

Bharti Airtel(英语:Bharti Airtel)的LTE-TDD网络于2012年4月开始使用。

欧盟:

欧洲邮政电信会议CEPT将2570~2620MHz频段分配给LTE-TDD。[30]

俄罗斯:

俄罗斯MTS的LTE-TDD网络于2011年9月开始使用。

波兰:

波兰Aero2的LTE-TDD网络于2011年5月开始使用。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NBN(英语:NBN Co)的TD-LTE网络于2011年开始使用。而Optus的LTE-TDD网络于2013年开始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工業和信息化部在2012年10月16日表示“中国已经决定将2.6GHz频段的2500-2690MHz,全部190MHz频率资源规划为TDD频谱。”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将于一年左右时间发放LTE-TDD牌照。根据划分的频段资源,有报道认为除了中国移动可能还有不止一家运营商会运营LTE-TDD。[31]

2013年12月4日,中国工業和信息化部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LTE-TDD牌照。

2014年10月,诺基亚解决方案和网络公司与中移动签署9.7亿美元的采购协议[32]。

中國政府政策[编辑]

作为TD-SCDMA的后续,中国政府首先努力推广LTE-TDD,在FDD-LTE牌照发放前,要求运营商屏蔽手机终端上的FDD功能,并对没有屏蔽FDD的手机拒发入网许可证。[33][34][35]中国大陆的FDD-LTE牌照已于2015年2月27日正式发放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36]由于在3G时代的落后,中国移动大力推广发展4G(以LTE-TDD为主),至2016年中国移动4G覆盖率已超过2G网络,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甚至偏远山区都已基本实现移动4G全覆盖,4G普及率大大领先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语音通话[编辑]

LTE标准不再支持用于支撑GSM,UMTS和CDMA2000网络下语音传输的电路交换技术(Circuit Switched, CS),它只能进行全IP网络下的封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 PS)。随着LTE网络的部署,运营商需使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解决LTE网络中的语音传输问题。[37]

VoLTE(Voice Over LTE,LTE高音質語音):该方案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配合GSMA在PRD IR.92中制定的在LTE控制和媒体层面的语音服务标准。使用该方案意味着语音将以数据流形式在LTE网络中传输,所以无需调用传统电路交换网络,旧网络将无需保留。

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电路交换网络支援):该方案中的LTE网络将只用于数据传输,当有语音拨叫或呼入时,终端将使用原有电路交换网络(例如3G UMTS),這種技術就叫CS Fallback。该方案只需运营商升级现有MSC核心网而无需建立IMS網路,因此运营商可以较迅速地向市场推出网络服务。也由于语音通话需要切换网络才能使用的缘故,通话接通时间将被延长。

SVLTE(Simultaneous Voice and LTE,LTE与语音网同步支持):该方案使用可以同时支持LTE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的终端,使得运营商无需对当前网络作太多修改。但这同时意味着终端价格的昂贵和电力消耗的迅速。

运营商也可以直接在终端使用应用程序比如Skype和Google Talk去提供LTE语音服务。不过鉴于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中,语音服务收费依然为运营商贡献最多的利润,这种方案不太可能受到多数运营商的支持。[38]

大多主要的LTE支持者从一开始便首选和推广VoLTE技术。但最初的LTE终端和核心网设备的相关软件缺失导致部分运营商推广VoLGA(Voice over LTE Generic Access,LTE网络下的语音通用接入)以作为一种临时解决方案。[39]该方案类似通用接入网络(也被称作非授权移动接入),使用户可使用个人网络连接,如私人无线网,进行语音通话。不过VoLGA未得到广泛支持,因为尽管VoLTE(IMS)需要大量投资以升级全网语音基础网络,但他可提供更灵活的服务。 VoLTE将同样需要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性(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以确保在低网络信号下可平滑转换到3G网络。[40]

尽管全行业视VoLTE为未来的标准,当前对语音通话的需求使得CSFB成为运营商的权宜之法。当有通话呼入或呼出时,LTE手机将在整个通话期间使用原有的2G或3G网络。

高解析语音[编辑]

考虑到兼容性问题,3GPP要求至少支持AMR-NB编码(窄頻)。不过VoLTE推荐使用AMR-WB语音编码,也被称作HD Voice。该编码在3GPP标准族网络下支持16KHz的采样率。

[41]

全高解析语音[编辑]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集成电路研究所(Fraunhofer IIS)已经提出并演示全高解析度语音方案。该方案在手持终端采用AAC-ELD编码(AAC加强低延迟规格:Advanced Audio Coding– Enhanced Low Delay,为AAC-LD的加强版本,并结合频带复制技术)。[42][43]以往的手持终端只能支持到3.5kHz的语音,即使是加入宽频语音服务如「高解析度语音」也只能支持到7kHz。而全高解析度语音支持人耳可接受的全频段音频频宽:20Hz到20kHz。不过在端到端通话时需要网络及双方通话终端均支持全高解析度语音技术才可以启用全高解析度语音。[44]

频段[编辑]

主条目:LTE频段

LTE网络适用于相当多的频段,而不同地区选择的频段互不相同。北美网络计划使用700/800和1700/1900MHz;欧洲网络计划使用800,1800,2600MHz;亚洲网络计划使用1800和2600MHz;澳洲网络计划使用1800MHz。[45][46][47][48][49][50]所以在某国家使用正常的终端在另一国家的网络中很可能无法使用,用户需要使用支持多频段的终端进行国际漫游。

特别的是巴西政府正在同当地运营商CPqD,正在测试一种特殊的LTE网络。该网络因适应当地市场需求,需要建立在450MHz以下频段。

专利[编辑]

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知识产权库,至2012年3月,有约50 家企业已宣布拥有LTE标准中的必要专利。[51]但是 ETSI 现阶段并未确诊这些声明的正确性[51],导致“任何对 LTE 的基础专利性分析都应该比 ETSI 的声明更重要”。[52]

全球各地已經開始營運的 LTE[编辑]

非洲[编辑]

電信業者

國家/地區

頻率(MHz)

商轉日期

备注

Movicel

安哥拉

1800

000000002012-04-01-00002012年4月

MTC Namibia

纳米比亚

1800

000000002012-04-01-00002012年4月

Vodacom

南非

1800

000000002012-10-01-00002012年10月

Orange Mauritius

模里西斯

1800

000000002012-06-01-00002012年6月

美洲[编辑]

電信業者

國家/地區

頻率(MHz)

商轉日期

备注

Bell

加拿大

1700/2100/2600

000000002011-11-01-00002011年11月

AWS

MTS

加拿大

1700/2100

000000002012-08-01-00002012年8月

AWS

Rogers Wireless

加拿大

1700/2100/2600

000000002011-07-01-00002011年7月

AWS

Telus

加拿大

1700/2100

000000002012-02-01-00002012年2月

AWS

UNE-EPM Telecommunications

哥伦比亚

2600

000000002012-06-01-00002012年6月

TD-LTE?

Telcel

墨西哥

1700/2100

000000002012-11-01-00002012年11月

AWS

AT&T Mobility

波多黎各

700/1700/2100

000000002011-11-01-00002011年11月

AWS

Open Mobile

波多黎各

700

000000002012-04-01-00002012年4月

Class 13

Claro Puerto Rico

波多黎各

700

000000002012-11-01-00002012年11月

AT&T Mobility

美国

700/1700/2100

000000002011-09-01-00002011年9月

AWS

C Spire

美国

19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PCS

Leap Wireless (Cricket Wireless)

美国

1700/2100

000000002011-12-01-00002011年12月

AWS

MetroPCS

美国

1700/1900/2100

000000002010-12-01-00002010年12月

AWS

Sprint Nextel

美国

1900

000000002012-07-01-00002012年7月

Verizon Wireless

美国

700

000000002010-12-01-00002010年12月

1700Mhz和2100Mhz的频段已经给予了高级无线服务(英语:Advanced Wireless Services)所使用。

亞洲[编辑]

電信業者

國家/地區

頻率(MHz)

商轉日期

备注

中華電信

臺灣

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4-05-01-00002014年5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3 : 1800MHzFDD-LTE Band 7 : 2600MHzFDD-LTE Band 8 : 900MHz

遠傳電信

7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4-06-01-00002014年6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3 : 1800MHzFDD-LTE Band 7 : 2600MHzFDD-LTE Band 28 : 700MHzTD-LTE Band 38 : 2600MHz(有分配但未有實際部署)

台灣大哥大

700/1800/2100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3 : 1800MHzFDD-LTE Band 28 : 700MHz

台灣之星(已併入台灣大哥大)

900/2100/2600

000000002014-08-01-00002014年8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7 : 2600MHzFDD-LTE Band 8 : 900MHz

亞太電信(已併入遠傳電信)

700/2600

000000002014-12-01-00002014年12月

FDD-LTE Band 28 : 700MHzTD-LTE Band 38 : 2600MHz

中国电信

中国大陆

850/1800/2100/2300/2600

000000002013-12-01-00002013年12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3 : 1800MHzFDD-LTE Band 5 : 850MHzTD-LTE Band 40 : 2300MHz(有分配但未有实际部署)TD-LTE Band 41 : 2600MHz

中国联通

900/1800/2100/2300/2500

000000002013-12-01-00002013年12月

LTE-FDD Band 1 : 2100MHzLTE-FDD Band 3 : 1800MHzLTE-FDD Band 8 : 900MHzTD-LTE Band 40 : 2300MHz(有分配但未有实际部署)TD-LTE Band 41 : 2500MHz

中国移动

900/1800/1900/2010/2300/2500/2600

000000002013-12-01-00002013年12月

LTE-FDD Band 3 : 1800MHzLTE-FDD Band 8 : 900MHz TD-LTE Band 34 : 2010MHz TD-LTE Band 38 : 2600MHz TD-LTE Band 39 : 1900MHzTD-LTE Band 40 : 2300MHzTD-LTE Band 41 : 2500MHz

中國移動香港

香港

900(4G)/1800/2100/2300/2600

000000002012-04-01-00002012年4月

TD-LTE Band 40 : 2300 MHz

3 HK

900/1800/2100/2300/26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TD-LTE Band 40 : 2300 MHz

csl.

800(CDMA)/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0-11-01-00002010年11月

SmarTone HK

850(3G)/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CTM

澳門

900/1800/2100

000000002015-09-01-00002015年9月

LTE-FDD Band 1 : 2100MHzLTE-FDD Band 3 : 1800MHzLTE-FDD Band 8 : 900MHz[53]

SmarTone Macau

澳門

1800

000000002015-11-01-00002015年11月

LTE-FDD Band 3 : 1800MHzSmarTone在2024年11月終止營運澳門業務[54]

中國電信澳門

澳門

850/1800/2100

000000002015-11-01-00002015年11月

LTE-FDD Band 1 : 2100MHzLTE-FDD Band 3 : 1800MHzLTE-FDD Band 5 : 850MHz

3 Macau

澳門

900[55]/1800

000000002015-12-01-00002015年12月

LTE-FDD Band 3 : 1800MHzLTE-FDD Band 8 : 900MHz

Airtel

印度

2300

000000002012-04-01-00002012年4月

TD-LTE Band 40 : 2300MHz

au

日本

800/1500/21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11 : 1500MHzFDD-LTE Band 18 : 800MHzFDD-LTE Band 26 : 850MHzFDD-LTE Band 28 : 700MHzTD-LTE Band 41 : 2500MHz

NTT DOCOMO

日本

700/800/1500/1800/2100/3500

000000002010-12-01-00002010年12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3 : 1800MHz(僅於東京、名古屋及大阪提供,未來計劃擴展至全國)FDD-LTE Band 19 : 800MHzFDD-LTE Band 21 : 1500MHzFDD-LTE Band 28 : 700MHzFDD-LTE Band 42 : 3500MHz

SoftBank

日本

900/1800/2100/25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FDD-LTE Band 3 : 1800MHzFDD-LTE Band 8 : 900MHzTD-LTE Band 41 : 2500MHz

Wireless City Planning (SoftBank)

日本

2500

000000002011-09-01-00002011年9月

TD-LTE(AXGP)

Saima-Telecom

吉尔吉斯斯坦

2600

000000002011-12-01-00002011年12月

TD-LTE Band 38 : 2600MHz

Celcom

马来西亚

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3-04-01-00002013年4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DiGi

马来西亚

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3-07-01-00002013年7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Maxis

马来西亚

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3-01-01-00002013年1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U Mobile

马来西亚

1800/2100/2600

000000002013-12-01-00002013年12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Unifi Mobile

马来西亚

850/2300/2600

000000002016-04-01-00002016年4月

FDD-LTE Band 5 : 850MHz

TD-LTE Band 38 : 2600MHz

TD-LTE Band 40 : 2300MHz

Yes 4G

马来西亚

800/2300/2600

000000002016-06-01-00002016年6月

FDD-LTE Band 20 : 800MHz

TD-LTE Band 38 : 2600MHz

TD-LTE Band 40 : 2300MHz

Dito

菲律賓

700/2000/2100/2500/3300

2021年3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28 : 700MHz

TD-LTE Band 34 : 2000MHz

TD-LTE Band 41 : 2500MHz

TD-LTE Band 52 : 3300MHz

Globe Telecom

菲律賓

700/1800/2100/2300/2500/26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28 : 700MHz

TD-LTE Band 40 : 2300MHz

TD-LTE Band 41 : 2500MHz

Smart

菲律賓

700/850/1800/2100/2300/2500/2600/3400

000000002012-08-01-00002012年8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5 : 85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28 : 700MHz

TD-LTE Band 40 : 2300MHz

TD-LTE Band 41 : 2500MHz

TD-LTE Band 42 : 3400MHz

M1(英语:M1 (Singaporean company))

新加坡

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SingTel

新加坡

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2-12-01-00002012年12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TD-LTE Band 38 : 2600MHz

StarHub

新加坡

900/1800/2100/26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7 : 26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TD-LTE Band 38 : 2600MHz

TPG Telecom

新加坡

900/2300/2600

2019年1月

FDD-LTE Band 8 : 900MHz

TD-LTE Band 38 : 2600MHz

TD-LTE Band 40 : 2300MHz

AIS Mob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泰國

900/1800/2100/2600

2014年2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TD-LTE Band 41 : 2600MHz

CAT Mobi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泰國

850/900/1800/2100

2013年12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5 : 85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DTA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泰國

900/1800/2100/2300

000000002014-05-01-00002014年5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TD-LTE Band 40 : 2300MHz

TOT Mobile

泰國

2100/2300

2014年8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TD-LTE Band 40 : 2300MHz

True Move H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泰國

900/1800/2100

000000002013-05-01-00002013年5月

FDD-LTE Band 1 : 2100MHz

FDD-LTE Band 3 : 1800MHz

FDD-LTE Band 8 : 900MHz

KT

韩国

900/1800

000000002012-01-01-00002012年1月

FDD-LTE Band 8: 900MHz- 上行905-915MHz / 下行950-960MHzFDD-LTE Band 3: 1800MHz- 上行1745-1755MHz / 下行1840-1850MHz

LG U+

韩国

850/2100/2600

000000002011-07-01-00002011年7月

FDD-LTE Band 5: 850MHz- 上行839-849MHz / 下行884-894MHzFDD-LTE Band 1: 2100MHz- 上行1920-1930MHz / 下行2110-2120MHz

SK Telecom

韩国

850/1800

000000002011-07-01-00002011年7月

FDD-LTE Band 5: 850MHz- 上行829-839MHz / 下行874-884MHzFDD-LTE Band 3: 1800MHz- 上行1755-1765MHz / 下行1850 to 1860MHz

UCell/TeliaSonera

乌兹别克斯坦

700/2600

000000002010-07-01-00002010年7月

FDD-LTE

Beeline

乌兹别克斯坦

2600

000000002014-09-01-00002014年9月

FDD-LTE

Super iMAX (Evo)

乌兹别克斯坦

2300

000000002015-04-01-00002015年4月

TDD-LTE

歐洲[编辑]

電信業者

國家/地區

頻率(MHz)

商轉日期

备注

K-Telecom/VivaCell-MTS

亞美尼亞

2600

000000002011-12-01-00002011年12月

[56]

A1

奥地利

2600

000000002010-10-01-00002010年10月

上行2.500 to 2.520 GHz / 下行2.620 to 2.640 GHz - Band 7

Hutchison 3

奥地利

2600/1800

000000002011-11-01-00002011年11月

上行2.550 to 2.570 GHz / 下行2.670 to 2.690 GHz - Band 7

T-Mobile

奥地利

2600

000000002011-07-01-00002011年7月

上行2.520 to 2.540 GHz / 下行2.640 to 2.660 GHz - Band 7

Azercell

阿塞拜疆

18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Mobistar

比利时

1800

000000002012-06-01-00002012年6月

Proximus

比利时

1800

000000002011-06-01-00002011年6月

M-Tel

保加利亚

1800

000000002012-01-01-00002012年1月

T-Mobile

克罗地亚

1800

000000002012-04-01-00002012年4月

Vipnet

克罗地亚

1800/2600

000000002012-03-01-00002012年3月

TD-LTE on 2600?

O2/Telefónica

捷克

1800

000000002012-06-01-00002012年6月

Hutchison 3

丹麦

1800/26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Teliasonera

丹麦

1800/2600

000000002010-12-01-00002010年12月

TDC

丹麦

2600

000000002011-10-01-00002011年10月

EMT

爱沙尼亚

1800/2600

000000002010-12-01-00002010年12月

Elisa

芬兰

1800/2600

000000002010-12-01-00002010年12月

Teliasonera

芬兰

1800/2600

000000002010-11-01-00002010年11月

DNA

芬兰

1800/2600

000000002011-01-01-00002011年1月

O2/Telefónica

德国

800/2600

7| (800)

[57]

Deutsche Telekom

德国

800/1800

7| (1800)

Vodafone

德国

800

000000002010-11-01-00002010年11月

上行0.842 to 0.852 GHz / 下行0.801 to 0.811 GHz

T-Mobile

匈牙利

1800

000000002012-01-01-00002012年1月

Telenor

匈牙利

1800

000000002012-07-01-00002012年7月

TIM

義大利

1800

000000002012-11-01-00002012年11月

Vodafone

義大利

1800

000000002012-10-01-00002012年10月

Teliasonera/LMT

拉脫維亞

1800

000000002011-07-01-00002011年7月

Teliasonera/Omnitel

立陶宛

1800/2600

000000002011-05-01-00002011年5月

Telenor

挪威

2600

000000002012-10-01-00002012年10月

Teliasonera/Netcom

挪威

1800/2600

1| (1800)

Aero2

波蘭

2600

000000002011-05-01-00002011年5月

TD-LTE

CenterNet/Mobyland

波蘭

1800

000000002010-09-01-00002010年9月

Optimus

葡萄牙

1800

000000002012-03-01-00002012年3月

TMN

葡萄牙

800/2600

000000002012-03-01-00002012年3月

Vodafone

葡萄牙

2600

000000002012-03-01-00002012年3月

Megafon

俄羅斯

26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MVNO in Band 7

MTS

俄羅斯

26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TD-LTE

Yota

俄羅斯

2600

000000002011-12-01-00002011年12月

Telefónica Europe

斯洛伐克

1800

000000002012-08-01-00002012年8月

[58]

Si.mobil

斯洛維尼亞

1800

000000002012-07-01-00002012年7月

Telenor/Tele2/Net4Mobility

瑞典

900/2600

000000002010-11-01-00002010年11月

TeliaSonera

瑞典

800/1800/2600

000000002009-12-01-00002009年12月

[59]

Swisscom

瑞士

1800

000000002011-11-01-00002011年11月

On Trial.

Ziggo

荷蘭

26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Tele2-NL

荷蘭

26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KPN

荷蘭

26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T-Mobile

荷蘭

26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Vodafone-NL

荷蘭

2600

000000002012-05-01-00002012年5月

FT/Orange

法國

800/2600

000000002012-11-01-00002012年11月

SFR

法國

800/2600

000000002012-11-01-00002012年11月

Bouygues Telecom

法國

800/1800/2600

000000002013-01-01-00002013年早期

EE

英国

800/1800/2600

000000002012-10-01-00002012年10月

Vodafone

英国

800/2600

000000002013-08-01-00002013年8月

FDD2600 & TDD2600

O2

英国

800

000000002013-08-01-00002013年8月

3

英国

800/1800/2600

000000002013-12-01-00002013年12月

中東[编辑]

電信業者

國家/地區

頻率(MHz)

商轉日期

备注

Zain

科威特

1800

000000002012-11-01-00002012年11月

Nawras

阿曼

1800

000000002012-08-01-00002012年8月

[60]

Omantel

阿曼

1800

000000002012-07-01-00002012年7月

TD-LTE

Mobily

沙烏地阿拉伯

2600

000000002011-09-01-00002011年9月

Saudi Telecom Company (STC)

沙烏地阿拉伯

23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TD-LTE

Zain

沙烏地阿拉伯

1800

000000002012-09-01-00002012年9月

du

阿联酋

1800

000000002012-06-01-00002012年6月

[61]

Etisalat

阿联酋

1800/2600

000000002011-09-01-00002011年9月

[62]

大洋洲[编辑]

電信業者

國家/地區

頻率(MHz)

商轉日期

备注

Optus

澳大利亞

700 / 1800 /2100 /2300 /2600

000000002012-04-01-00002012年4月

TD-LTE Band 40: 2300 MHz

Telstra

澳大利亞

700 /900 / 1800/ 2100 /2600

000000002011-08-01-00002011年8月

Vodafone Hutchison Australia

澳大利亞

850 / 1800 / 2100

6 2013

Vodafone NZ

新西兰

700 /1800 / 2600

000000002013-02-01-00002013年2月

Spark

新西兰

700 /1800 /2600

000000002013-11-01-00002013年11月

2degrees

新西兰

1800

000000002014-07-01-00002014年7月

參見[编辑]

无线数据标准的对比(英语:Comparison of wireless data standards)

多媒體廣播多播服務(英语:eMBMS) – LTE增强型广播多播服务。

E-UTRA – LTE无线连接网络。

Flat IP(英语:Flat IP) – 移动网络扁平IP架构。

LTE Advanced – LTE的昇級版。

LTE Advanced Pro

系統架構演進 – 是3GPP對於LTE無線通信標準的核心網路架構的升級計畫。

TD-LTE (LTE TDD) – 由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唐电信、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高通、ST-Ericsson等共同开发的一种可选的LTE标准。

时分多址(TDMA)

超行動寬頻 – LTE曾经的竞争对手,从未进行过商业化。

WiMAX – 同屬4G的規格。

HSPA+ - 3GPP HSPA标准的增强版本。

Zadoff–Chu sequence(英语:Zadoff–Chu sequence)(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 waveform(英语: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 waveform))

下一代網路(NGN)

频分多址(FDMA)

正交頻分多址(OFDMA)

SC-FDMA

註釋[编辑]

^ An Introduction to LTE. 3GPP LTE Encyclopedia. [December 3,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1).

^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A Technical Overview (PDF). Motorola. [July 3, 20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5-26).

^ TeliaSonera first in the world with 4G services.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 Verizon Wireless rolled out their LTE network in 38 major markets on December 5, 2010, Happy 1st Anniversary, Verizon Wireless 4G L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erizon 4G LTE speed test using Droid Bionic (video). September 20, 2011 [February 4,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3).

^ ITU World Radiocommunication Seminar highlights futur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2014-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6).

^ ITU-R Confers IMT-Advanced (4G) Status to 3GPP LTE (Press release). 3GPP. 20 October 2010 [18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Work Plan 3GPP (Release 8). 16 January 2012 [1 March 2012]. [失效連結]

^ LSTI job complete. [1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12日).

^ LTE/SAE Trial Initiative (LSTI) Delivers Initial Results. 7 November 2007 [1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1).

^ MetroPCS debuts first 4G LTE Android phone, Samsung Galaxy Indulge. Android and Me. 2011-02-09 [201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2).

^ MetroPCS snags first LTE Android phone. Networkworld.com. [201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7).

^ Verizon launches its first LTE handset. Telegeography.com. 2011-03-16 [201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6).

^ HTC ThunderBolt is officially Verizon's first LTE handset, come March 17th. Phonearena.com. [201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 LTE – An End-to-End Description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Elements. 3GPP LTE Encyclopedia. 2009 [2012-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2).

^ AT&T commits to LTE-Advanced deployment in 2013, Hesse and Mead unfazed. Engadget. 2011-11-08 [2012-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9).

^ LTE – an introduction (PDF). Ericsson. 20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8-01).

^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PDF). Motorola. [April 11,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0-23).

^ Sesia, Toufik, Baker: LTE – 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page 11. Wiley, 2009.

^ Evolution of LTE. LTE World. [October 24,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4).

^ "TD-LTE和LTE-TDD有什么区别?".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 "中国移动主导启动GTI TD-LTE全球化有飞跃进展".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 "LTE TDD和LTE FDD在融合上技术优势".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日本软银TD-LTE商用两个月发展用户3万多".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 ([//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23539/http://www.c114.net/news/126/a721008.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日本软银發布6款TD-LTE智能机华为首发[图]"]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www.ncc.gov.tw.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 XFastest. 中華搶先開台 2600MHz 4G 網路,3CA 高速上線. XFastest News.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8) (中文(臺灣)).

^ "中国移动香港联合中兴及爱立信正式商用FDD-LTE及TD-LTE双制式网络,来个动手玩吧!".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 "中移动TD-LTE下月将在香港率先商用".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1).

^ 30.0 30.1 "明年要发4G牌照?工信部称要做好LTE发牌准备".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 "4G牌照发放或将提前不止一家运营商支持TD-LTE".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 诺基亚与中国移动签署9.7亿美元TD-LTE合同.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 南都记者实测广州4G信号:联通4G无真正服务.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 大陆无缘iphone6首发因政府暂未颁发入网许可. [2018-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 苹果在中国被饥饿营销三大运营商宣传费打水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京报

^ 电信和联通获LTE FDD业务经营许可 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2-27

^ "Voice and SMS in LTE Technology White Paper, Rohde & Schwarz"[失效連結]

^ Huawei Communicate Magazine, Issue 61, September 201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08.

^ VoLGA whitepaper (PDF). [2012-08-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5).

^ Qualcomm Chipset Powers First Successful VoIP-Over-LTE Call With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2012-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 Erricsson - LTE delivers superior voice, too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9-24.

^ Fraunhofer IIS Demos Full-HD Voice Over LTE On Android Handsets.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6).

^ http://www.iis.fraunhofer.de/en/cn/aaceld.jsp[永久失效連結] AAC-ELD, AAC-LD概述

^ Firm Set to Demo HD Voice over LTE 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7-13

^ 1800 MHz – The LTE spectrum band that was almost forgotten[永久失效連結]

^ CSL begins dual-band 1800/2600 LTE rollout.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 Telstra switches on first LTE network on 1800MHz in Australia. [2012-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7).

^ Optus still evaluating LT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3-18.

^ Europe plans to reserve 800MHz frequency band for LTE and WiMAX. 16 May 2010 [11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 EC makes official recommendation for 790–862 MHz release. 29 October 2009 [11 March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4).

^ 51.0 51.1 Who Owns LTE Patents?. ipeg. March 6, 2012 [March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9).

^ Elizabeth Woyke. Identifying The Tech Leaders In LTE Wireless Patents. Forbes. 2011-09-21 [March 10,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Second comment by the author: "Thus, any analysis of essential LTE patent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more than ETSI declarations."

^ 營運商的流動電信網絡獲指配的頻率. 澳門郵電. [2023-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 Chan, Viviana. 數碼通宣布將關閉澳門業務. Plataforma Media. 2024-08-21 [202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9) (中文(繁體)).

^ 3 Macau (Macau) - Cellular Coverage and Tower Map. CellMapper. [19 April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9).

^ VivaCell-MTS announces commercial launch of first 4g/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 in Armenia. Telecom.arka.am. 2011-12-29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 o2 launches first LTE pilot network. Telefonica.de.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Telefonica eyes new LTE test in western Slovakia; plots 3G expansion. Telegeography.com. 2012-07-24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0).

^ Frågor & svar | Telia 4G. Telia4g.se.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7).

^ Nawras partners with Huawei to turbocharge its network and rev up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Nawras.om. 2001-02-12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3).

^ who we are »du > du steps up mobile broadband experience with Internet speeds of up to 100Mbps with the launch of its LTE network. Du.ae. 2012-06-12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4).

^ Etisalat makes UAE the world’s second most fiber-networked 國家/地區 | بيئة ابوظبي. Abudhabienv.com. 2012-02-22 [201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9).

延伸阅读[编辑]

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öld "4G –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 Academic Press, 2011, ISBN 978-0-12-385489-6

Stefania Sesia, Issam Toufik, and Matthew Baker, "LTE – 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including Release 10 for LTE-Advanced, John Wiley & Sons, 2011, ISBN 978-0-470-66025-6

Chris Johnson, "([//web.archive.org/web/20210225081357/http://www.lte-bullets.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E in BULLETS]", CreateSpace, 2010, ISBN 978-1-4528-3464-1

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öld, Per Beming, "3G Evolution –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08, ISBN 978-0-12-374538-5

Borko Furht, Syed A. Ahson, "Long Term Evolution: 3GPP LTE Radio And Cellular Technology", Crc Press, 2009, ISBN 978-1-4200-7210-5

F. Khan, "LTE for 4G Mobile Broadband – Air Interface Technologies and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Mustafa Ergen, "Mobile Broadband – Including WiMAX and LTE", Springer, NY, 2009

H. Ekström, A. Furuskär, J. Karlsson, M. Meyer, S. Parkvall, J. Torsner, and M. Wahlqvist,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IEEE Commun. Mag., vol. 44, no. 3, March 2006, pp. 38–45

E. Dahlman, H. Ekström, A. Furuskär, Y. Jading, J. Karlsson, M. Lundevall, and S. Parkvall,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 Radio Interface Concept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2006 Spring, Melbourne, Australia, May 2006

K. Fazel and S. Kaiser, Multi-Carrier and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From OFDM and MC-CDMA to LTE and WiMAX,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0-470-99821-2

Agilent Technologies, "([//web.archive.org/web/20190710181420/http://www.agilent.com/find/lteboo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E and the Evolution to 4G Wireless: Design and Measurement Challenges]", John Wiley & Sons, 2009 ISBN 978-0-470-68261-6

Sajal Kumar Das, John Wiley & Sons (April 2010): "Mobile Handset Design", ISBN 978-0-470-82467-2 .

Beaver, Paul, "What is TD-LTE?", RF&Microwave Designline, September 2011.

Samuel C. Yang, "OFDMA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Artech House, 2010, ISBN 978-1-60807-076-3

Gautam Siwach, Dr. Amir Esmailpour "LTE Security Potential Vulnerability and Algorithm Enhancements", IEEE Canad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IEEE CCECE, Toronto, Canada, May 2014

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öld "4G – LTE/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 Academic Press, 2011, ISBN 978-0-12-385489-6

Stefania Sesia, Issam Toufik, and Matthew Baker, "LTE – 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including Release 10 for LTE-Advanced, John Wiley & Sons, 2011, ISBN 978-0-470-66025-6

Chris Johnson, "([//web.archive.org/web/20210225081357/http://www.lte-bullets.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E in BULLETS]", CreateSpace, 2010, ISBN 978-1-4528-3464-1

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öld, Per Beming, "3G Evolution – HSPA and LTE for Mobile Broadband",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08, ISBN 978-0-12-374538-5

Borko Furht, Syed A. Ahson, "Long Term Evolution: 3GPP LTE Radio And Cellular Technology", Crc Press, 2009, ISBN 978-1-4200-7210-5

F. Khan, "LTE for 4G Mobile Broadband – Air Interface Technologies and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Mustafa Ergen, "Mobile Broadband – Including WiMAX and LTE", Springer, NY, 2009

H. Ekström, A. Furuskär, J. Karlsson, M. Meyer, S. Parkvall, J. Torsner, and M. Wahlqvist,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IEEE Commun. Mag., vol. 44, no. 3, March 2006, pp. 38–45

E. Dahlman, H. Ekström, A. Furuskär, Y. Jading, J. Karlsson, M. Lundevall, and S. Parkvall,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 Radio Interface Concept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2006 Spring, Melbourne, Australia, May 2006

K. Fazel and S. Kaiser, Multi-Carrier and Spread Spectrum Systems: From OFDM and MC-CDMA to LTE and WiMAX,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8, ISBN 978-0-470-99821-2

Agilent Technologies, "([//web.archive.org/web/20190710181420/http://www.agilent.com/find/lteboo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E and the Evolution to 4G Wireless: Design and Measurement Challenges]", John Wiley & Sons, 2009 ISBN 978-0-470-68261-6

Sajal K. Das, John Wiley & Sons (April 2010): "Mobile Handset Design", ISBN 978-0-470-82467-2 .

Beaver, Paul, "What is TD-LTE?", RF&Microwave Designline, September 2011.

Dan Forsberg, Günther Horn, Wolf-Dietrich Moeller, Valtteri Niemi, "LTE Security",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Ltd, Chichester 2013, ISBN 978-1-118-35558-9

SeungJune Yi, SungDuck Chun, YoungDae lee, SungJun Park, SungHoon Jung, "Radio Protocols for LTE and LTE-Advanced", Wiley, 2012, ISBN 978-1-118-18853-8

Guowang Miao, Jens Zander, Ki Won Sung, and Ben Slimane, "Fundamentals of Mobile Data Networ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BN 1107143217

白皮书及其他技术信息[编辑]

LTE Technology Overview and Tutorial Series including Webinars and Video presentations

([//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4831/http://www.ericsson.com/ericsson/corpinfo/publications/review/2005_02/07.s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Long Term Evolution of 3G" on Ericsson Review, no. 2, 2005]

LT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失效連結]

([//web.archive.org/web/20210507045602/http://www.signal.uu.se/Research/PCCWIP/Tunisia/WIP05_EAB.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G Long-Term Evolution" by Dr. Erik Dahlman at Ericsson Research]

([//web.archive.org/web/20210505221516/http://www.calit2.net/events/pdfs/S3G_Stefan_Parkvall.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g-Term 3G Evolution – Radio Access" by Dr. Stefan Parkvall at Ericsson Research]

"3GPP Long-Term Evolution /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verview" by Ulrich Barth at Alcatel

The 3G Long-Term Evolution – Radio Interface Concept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eb.archive.org/web/20210404052312/http://www.3g4g.co.uk/Lte/LTE_Security_WP_0907_Agilent.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E and the Evolution to 4G Wireless Design and Measurement Challenges – "LTE Security"]

([//web.archive.org/web/20110928092611/https://www.cosic.esat.kuleuven.be/ecrypt/courses/end/slides-28/9-niemi.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le of Crypto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E Security"]

LT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永久失效連結]

([//web.archive.org/web/20210505221516/http://www.calit2.net/events/pdfs/S3G_Stefan_Parkvall.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g-Term 3G Evolution – Radio Access" by Dr. Stefan Parkvall at Ericsson Research]

"3GPP Long-Term Evolution / 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Overview" by Ulrich Barth at Alcatel

([//web.archive.org/web/20210404052312/http://www.3g4g.co.uk/Lte/LTE_Security_WP_0907_Agilent.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E and the Evolution to 4G Wireless Design and Measurement Challenges – "LTE Security"]

([//web.archive.org/web/20110928092611/https://www.cosic.esat.kuleuven.be/ecrypt/courses/end/slides-28/9-niemi.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ole of Crypto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E Security"]

Dr. Maode Ma "Security Investigation in 4G LTE Wireless Networks", 2012. [dead]

([//web.archive.org/web/20131103042230/http://asp.eurasipjournals.com/content/pdf/1687-6180-2011-61.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TE Uplink Interference Modeling]

查论编蜂窝网络标准0G无线电话机(英语:radiotelephone) (1946)

MTS

IMTS(英语:Improved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Altai(英语:Altai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OLT(英语:OLT (mobile network))

MTA - MTB - MTC - MTD(英语:MTD (mobile network))

AMTS(英语:Advanced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Autotel (PALM)(英语:Autotel)

ARP(英语:Autoradiopuhelin)

B-Netz(英语:B-Netz)

AMR(英语:AMR radiotelephone network (Czechoslovakia))

1G(1979)AMPS家族

AMPS - N-AMPS

TACS - ETACS(英语: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其它

NMT(英语:Nordic Mobile Telephone)

C-450(英语:C-Netz)

Hicap(英语:Hicap)

Mobitex(英语:Mobitex)

DataTAC(英语:DataTAC)

2G(1991)GSM/3GPP家族

GSM

CSD - HSCSD

3GPP2家族

cdmaOne (IS-95)

AMPS家族

D-AMPS (IS-54 and IS-136)

其它

CDPD

iDEN

PDC

PHS

2G过渡(2.5G, 2.75G)GSM/3GPP家族

GPRS

EDGE/EGPRS - Evolved EDGE

3GPP2家族

CDMA2000 1X(TIA/EIA/IS-2000)

CDMA2000 1X Advanced

其它

WiDEN

DECT

3G(2001)3GPP家族

UMTS

UTRA-FDD / W-CDMA

FOMA

UTRA-TDD LCR / TD-SCDMA

UTRA-TDD HCR / TD-CDMA

3GPP2家族

CDMA2000 1xEV-DO Release 0(TIA/IS-856)

3G过渡(3.5G, 3.75G, 3.9G)3GPP家族

HSPA

HSDPA

HSUPA

HSPA+

DC-HSDPA

LTE(E-UTRA)

3GPP2家族

CDMA2000 1xEV-DO Revision A(TIA/EIA/IS-856-A)

EV-DO Revision B(TIA/EIA/IS-856-B)

EV-DO Revision C

IEEE家族

Mobile WiMAX

IEEE 802.16e

Flash-OFDM

iBurst (IEEE 802.20)(英语:IEEE 802.20)

WiBro

ETSI家族

HiperMAN(英语:HiperMAN)

4G(2009)IMT Advanced(英语:IMT Advanced) (2013)3GPP家族

LTE Advanced(E-UTRA)

LTE Advanced Pro(4.5G Pro/pre-5G/4.9G)

IEEE家族

WiMAX(IEEE 802.16m)

WiMax 2.1 (LTE-TDD/ TD-LTE)

WiBro

5G(2019)IMT-2020(英语:IMT-2020) (开发中)3GPP家族

NR

NR-IIoT

LTE-M

NB-IoT

其它

DECT-5G

相关

蜂窝网络

FDMA

OFDMA

TDMA

STDMA(英语:Self-organized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SMA

CDMA

SDMA

頻譜效率

频段(英语:Cellular frequencies)

GSM

UMTS

PCS

LTE(英语:LTE frequency bands)

5G NR

移動寬頻

Push-to-talk

MIMO

VoLTE

VoNR

查论编电信电信历史(英语:History of telecommunication)

信标(英语:Beacon)

广播(英语:History of broadcasting)

电缆保护系统(英语:Cable protection system)

有线电视

通信卫星

计算机网络

数据压缩

音频(英语:Audio coding format)

DCT

图像

视频(英语:Video coding format)

数字媒体

互联网视频(英语:Internet video)

影片分享網站

社群媒體

流媒体

鼓(英语:Drums in communication)

埃德霍姆定律(英语:Edholm's law)

电报

传真

回光信号器(英语:Heliograph)

液压电报机(英语:Hydraulic telegraph)

信息时代

資訊革命

互联网

大眾媒體

手机(英语:History of mobile phones)

智能手机

光通訊

光电报

傳呼機

光音机(英语:Photophone)

预付费手机(英语:History of prepaid mobile phones)

电台(英语:History of radio)

无线电话

卫星通讯

旗語

半导体

器件

MOSEFT

晶体管(英语:History of the transistor)

烽火

电信(英语:History of telecommunication)

电报传真机(英语:Telautograph)

电传

电传打字机

电话

电话案

电视

数字电视

网络电视

海底電纜

视频电话(英语:History of videotelephony)

口哨语(英语:Whistled language)

无线革命

先驱人物

纳西尔·艾哈迈德(英语:Nasir Ahmed (engineer))

埃德温·霍华德·阿姆斯特朗

默罕穆德·阿塔拉(英语:Mohamed M. Atalla)

约翰·罗杰·贝尔德

保羅·巴蘭

约翰·巴丁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蒂姆·伯纳斯-李

贾格迪什·钱德拉·博斯

沃尔特·布拉顿

文頓·瑟夫

克洛德·沙普

约根·达拉勒(英语:Yogen K Dalal)

唐纳德·戴维斯(英语:Donald Davies)

李·德富雷斯特

費羅·法恩斯沃斯

范信達

以利沙·格雷

奧利弗·黑維塞

埃尔纳·施奈德·胡佛(英语:Erna Schneider Hoover)

哈罗德·霍普金斯(英语:Harold Hopkins (physicist))

互联网先驱列表(英语:List of Internet pioneers)

罗伯特·卡恩

姜大元(英语:Dawon Kahng)

高錕

纳林德·辛格·卡帕尼(英语:Narinder Singh Kapany)

海蒂·拉玛

因诺琴佐·曼泽蒂(英语:Innocenzo Manzetti)

古列尔莫·马可尼

罗伯特·梅特卡夫

安東尼奧·穆齊

西澤潤一

拉迪亚·佩尔曼(英语:Radia Perlman)

亚历山大·波波夫

约翰·菲利普·赖斯

克劳德·香农

亨利·萨顿(英语:Henry Sutton (inventor))

尼古拉·特斯拉

卡米耶·蒂索(英语:Camille Tissot)

阿尔弗雷德·韦尔

查爾斯·惠斯通

弗拉基米尔·佐利金

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光纖通訊

光纤

自由空間光通信

分子通信(英语:Molecular communication)

无线电波

無線通訊

传输线

数据线路(英语:Data transmission circuit)

电信线路(英语:Telecommunication circuit)

网络拓扑与交换

带宽

通信鏈路

节点

终端(英语:Terminal (telecommunication))

交换器

电路交换

分组交换

电信交换

多路复用

空分多址

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偏振分多路复用(英语:Polarization-division multiplexing)

轨道角动量多路复用(英语: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multiplexing)

分碼多重進接

概念

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

数据传输

儲存與轉發(英语:Store and forward)

通訊裝置

电信网络

ARPANET

BITNET

蜂窝网络

CYCLADES(英语:CYCLADES)

以太网

FidoNet

互联网

二代互联网(英语:Internet2)

ISDN

局域网

移动通讯

下一代网络

NPL网络(英语:NPL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

電台網

电视网

电传机(英语:Telex)

广域网

无线网络

万维网

分类 · 概述(英语:Outline of telecommunication) · 主题 · 资源

查论编網際網路存取有线网络

线缆(英语:Cable Internet access)

拨号

DOCSIS

DSL

以太网

FTTx

G.hn(英语:G.hn)

HD-PLC

HomePlug

HomePNA(英语:HomePNA)

IEEE 1901(英语:IEEE 1901)

ISDN

MoCA(英语: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PON

电力线

宽带

无线个人局域网

藍牙

星闪

Li-Fi

无线USB

无线局域网

Wi-Fi

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

无线广域网

DECT

EV-DO

GPRS

HSPA

HSPA+

iBurst(英语:iBurst)

LTE

MMDS

Muni Wi-Fi

WiMAX

WiBro

卫星上网

查论编移动电话概括

操作系统(比较)

SMS

多媒體短訊

垃圾信息(英语:Mobile phone spam)

跟踪(英语:Mobile phone tracking)

网页

HTML5(英语:HTML5 in mobile devices)

软件应用

飞行模式

应用开发(英语: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应用发行平台

竊聽

Root

移动云计算(英语:Mobile cloud computing)

商務

移动营销

手機廣告

行動支付

內容

Push email

手机游戏

行動學習

手机音乐(英语:Mobile music)

手机新闻(英语:Mobile news)

即时短信

本地搜索(英语:Mobile local search)

本地追踪(英语:Mobile phone tracking)

Telephony电话通讯(英语:Mobile telephony)

管理

裝置管理

應用管理

內容管理(英语:Mobil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手机文化

手機吊飾

手机漫画(英语:Mobile comic)

手机约会(英语:Mobile_dating)

日本手機文化

手机小说

电话铃声

SMS语(英语:SMS language)

移动电视

手机廣告

移动设备

行動電話製造商

iOS

Android

Android裝置列表

Windows Phone手提電話列表(英语:List of Windows phones)

功能型手机

相机手机

智能手机

平板手机

手机规格

智能手机列表

环境卫生

电子垃圾

移动电话辐射和健康

幽靈震動症候群

法规

Carrier IQ(英语:Carrier IQ)

行车安全(英语:Mobile phones and driving safety)

拍照(英语:Photography and the law)

开车时发短信(英语:Texting while driving)

监狱(英语:Mobile phones in prison)

電話竊聽

緊急短訊求助

HKSOS

网络

信道容量

手机频率(英语:Cellular frequencies)

移动电话运营商列表

手机信号

SIM卡

USIM卡

手机标准列表(英语:Comparison of mobile phone standards)

WAP

XHTML MP

VoIP

VoLTE

VoNR

时代:0G

1G

2G

2.5G

2.75G

3G

3.5G

3.9G

4G

4.5G

5G

6G

相关创意

在线视频调整尺寸
家庭教师主线剧情集数
翼支付的优缺点分析及用户体验分享
马力到瓦特转换计算器
蒇工的意思
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模式(4种方法拓宽销售渠道)
索马里论坛群发下载
蘑菇战争
亚星平台